索 引 號: | D26--2022-0784 | 分 類: | 縣政府、縣政府辦文件 | ||
責任部門: | 遂川縣科學技術協會 | 發文日期: | 2022-10-29 08:18:53 | ||
標 題: | 遂川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遂川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時限: | 常年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有效性: | 有效 | 瀏覽: | 文件編號: | 遂府字〔2022〕129號 |
相關文件:【文字解讀】《遂川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
現將《遂川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2年10月29日
遂川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9號)、《江西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贛府發〔2021〕29號)和《吉安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吉府發〔2021〕11號),為實現2025年我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目標,助推遂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边@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推進新時代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科學素質,對于公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面向世界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科學素質建設擔當更加重要的使命。一是圍繞在更高水平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需要科學素質建設彰顯價值引領作用,提高公眾終身學習能力,不斷豐富人民精神家園,服務人的全面發展。二是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科學素質建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以高素質創新大軍支撐高質量發展。三是圍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需要科學素質建設更好促進人的現代化,營造科學理性、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四是圍繞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需要科學素質建設更好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增進文明互鑒,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ㄒ唬┲笇枷?/span>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重要論述與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定位,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堅持協同推進,擴大開放合作,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為譜寫遂川全面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ǘ┕ぷ髂繕?/span>
到2025年,全縣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力爭達到15%。科普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科普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科學素質建設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協同聯動機制逐步健全,“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提高。
三、聚焦五大重點人群,實施五項提升行動
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培育理性思維,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科學生活方式,提高勞動、生產、創新創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時期實施五項提升行動。
?。ㄒ唬嵤┣嗌倌昕茖W素質提升行動
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青少年愛國情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加快創新型遂川建設夯實人才基礎。(牽頭部門:縣教體局、縣科協)
1.將弘揚科學精神貫穿于育人全鏈條。高度重視科學精神的重要性,堅持立德樹人,將科學精神貫穿于教書育人全鏈條,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將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激勵青少年樹立投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遠大志向,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縣教體局、團縣委、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工作。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在內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引導有創新潛質的學生個性化發展。深化中等職業學校等中等教育課程改革,推動科學教育與專業教育同步發展。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推行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學習。完善科學教育質量評價和青少年科學素質監測評估。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加強中小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和心理健康教師配備。(縣教體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開展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育計劃。建立科學、多元的發現和培育機制,對有科學志向、有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進行個性化培養。深入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積極對接國家英才計劃,建設遂川縣“青年人才儲備庫”,選拔有科學潛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入庫,優先推薦參評國家級與省、市級人才項目、青年科技創新獎、參評“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縣教體局、團縣委、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農村青少年科學素質總體水平。加大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設計開發適合農村青少年的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滿足農村青少年個性化需求。積極組織青少年參加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等活動,依托農村中學科技館、團屬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等設施組織開展各類課外科技活動。(縣教體局、團縣委、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5.打造多方參與的科學教育模式。落實“雙減政策”,實施館校合作行動,支持中小學利用流動科技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等科普場所廣泛開展各類學習實踐活動。組織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開發開放優質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鼓勵科技工作者走進校園,廣泛開展科技節等科學教育活動和生理衛生、自我保護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動。擴大普惠制學前教育資源有效供給,重視學齡前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加強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提高家長科學教育意識和能力,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持續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應急避險”、“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崇尚科學文明、反對愚昧迷信”等宣傳教育活動。(縣生態環境局、縣市監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文廣新旅局、縣林業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氣象局、縣科技局、縣教體局、縣衛健委、團縣委、縣婦聯、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6.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將科學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加大對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持續開展“特崗計劃”等項目,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加大科學教師線上線下培訓力度,深入開展“送培到基層”活動,培訓好一批科技輔導員。(縣教體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ǘ嵤┺r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質為重點,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牽頭部門:縣農業農村局)
1.樹立相信科學、和諧理性的思想觀念。重點圍繞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綠色生產、防災減災、衛生健康、移風易俗等,深入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提升農民應用科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縣委宣傳部、縣生態環境局、縣市監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文廣新旅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氣象局、縣衛健委、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農業從業人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依托鄉村振興學院等各類培訓平臺,大力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科技文化素質。通過舉辦農村婦女科學素質專題培訓班等方式,有效提升農村婦女的科學致富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開展農民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能等級認定、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茶業培訓、林農培訓,舉辦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培訓農業從業人員5千人次以上,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500名以上。(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茶產業發展中心、縣林業局、縣婦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夯實鄉村振興科技基礎。引進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鄉村振興智力服務,推廣科技小院、專家工作站、院(校)地共建等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開展科技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引導專業技術學(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農業科技服務,鼓勵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共建利益聯結體,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茶產業發展中心、縣氣象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水平。引導社會科普資源向農村傾斜。圍繞農民生產經營實際需求,開展科學普及和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提高農民勞動生產和創業就業能力,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著力提升農村低收入人口職業技能,增強內生發展能力。(縣委統戰部、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茶產業發展中心、縣科技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嵤┊a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加強價值引領和技能素質培養,提高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更好服務工業強縣戰略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牽頭部門:縣人社局、縣總工會)
1.開展理想信念和職業精神宣傳教育。以“中國夢勞動美”、“江西省青年崗位能手”、“巾幗建功”等活動為載體,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職業理念,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和勇于創新的文化氛圍。(縣委宣傳部、縣人社局、縣融媒體中心、縣社聯、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技能中國創新行動。積極對接“技能中國行動”,開展多層級、多行業、多工種的勞動和技能競賽。支持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實施新時代技工教育強基工程,加快縣技工學校建設,力爭202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推動完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組織參與“贛鄱工匠”、“江西省能工巧匠”評選活動,打造一支有特色、素質高的技能人才隊伍。組織“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縣人社局、縣總工會、團縣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在職前教育和職業培訓中進一步突出科學素質、安全生產等相關內容,構建職業教育、就業培訓、技能提升相統一的產業工人終身技能形成體系。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職工安全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持續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活動,增加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機會。(縣教體局、縣人社局、縣衛健委、縣應急管理局、縣總工會、團縣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發揮企業家示范引領作用。弘揚企業家精神,提高企業家科學素質水平,引導企業家做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的推動者。鼓勵企業積極培養使用創新型技能人才,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發揮學會、協會作用,引導、支持企業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培訓等活動相結合,建立與薪酬、崗位晉升相銜接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結合相關互聯網企業特點,做好快遞員、網約工、互聯網營銷師等群體科學素質提升工作。(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縣工信局、縣人社局、縣總工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ㄋ模嵤├夏耆丝茖W素質提升行動
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牽頭部門:縣衛健委)
1.開展智慧助老服務。結合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運用智能技術的需求和困難,依托老年大學、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互助養老機構等,普及智能技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縣衛健委、縣教體局、縣工信局、縣科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務。利用現有健康教育系統和網絡,推動開展健康講堂、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推動老年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機構、進家庭。鼓勵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開設老年科普專欄,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體育鍛煉、合理用藥、應急處置等知識,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整合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科普園地、黨建園地等現有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務。(縣民政局、縣衛健委、縣應急管理局、縣市監局、縣教體局、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實施銀齡科普行動。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大力發展老年協會、老科協等組織,充分發揮老專家在咨詢、智庫等方面的作用。發展壯大老年志愿者隊伍。組建老專家科普報告團,在社區、農村、青少年科普中發揮積極作用。(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縣衛健委、縣科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ㄎ澹嵤╊I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對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的認識和理解,樹立科學執政理念,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牽頭部門:縣委組織部)
1.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找準將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與科學履職水平,強化對科學素質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提升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推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意識和能力。(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公務員培訓規定》、《2018-2022年江西省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有關部署,加強前沿科技知識和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學習,突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培養,增強把握科學發展規律的能力。開展面向基層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培訓工作。(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教體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在公務員錄用考察中落實科學素質要求。不斷完善干部評估標準與考核評價機制,強化落實基本科學素質要求,在公務員錄用考察中,注重科學素質有關要求并有效落實。(縣委組織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突出供給側改革,實施五項重點工程
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提高供給效能,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主體多元、手段多樣、供給優質、機制有效的全域、全時科學素質建設體系,在“十四五”時期實施五項重點工程。
?。ㄒ唬┛萍假Y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不斷增強科技創新主體科普責任意識,充分發揮科技設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牽頭部門:縣科技局、縣科協)
1.深化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改革。促進科研與科普深度結合,鼓勵科技計劃與社科規劃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結合科研任務開展科普工作。推動將科普工作業績作為科技創新創業基地考核、科技人員職稱評聘、科技獎評定的要素之一。探索“產業+科普”、“旅游+科普”發展模式,在產業鏈中融入科普元素,豐富旅游內涵,推動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融合發展。(縣科技局、縣人社局、縣文廣新旅局、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專項行動。鼓勵學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加強與傳媒、專業科普組織合作,推動最新和重大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科普文章、科普圖書、科普視頻、科普展品、科普游戲、科普報告等科普作品。拓展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基礎設施科普功能,面向社會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縣發改委、縣科技局、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激勵科技工作者的科普使命擔當。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探索在流動科技館、展覽館、博物館、實驗室等場所中增加反映科技進步和科學家精神的相關展項。強化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制度建設,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成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表率。通過開展“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工作,增強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服務能力,鼓勵他們針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主動、及時、準確發聲。(縣委宣傳部、縣科技局、縣文廣新旅局、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ǘ┛破招畔⒒嵘こ?/span>
提升優質科普內容創作能力,加強科普傳播的信息化建設,推動形成即時、泛在、精準的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網絡。(牽頭部門:縣科協、縣委宣傳部)
1.加大科普創作資助力度。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培育科普創作帶頭人,支持科普創作人才圍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題材開展科普創作。積極組織參加“江西省科普微視頻大賽”、“江西省大學生科普動漫創作大賽”等相關活動,鼓勵科技工作者創新科普創作手段和作品形式,開發動漫、短視頻、游戲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大力支持全縣文學界、藝術界與科技界創作人員的交流與融合,提升科普創作人才的跨界創作能力。(縣委宣傳部、縣教體局、縣文廣新旅局、縣科技局、縣融媒體中心、團縣委、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全媒體科學傳播能力。推進傳統媒介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實現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在《今日遂川》、縣電視臺等主流官方媒體增設科普專題,及時發布社會重大事件和公眾關注熱點專題科普知識。依托學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科技資源,加強媒體從業人員科學傳播能力培訓,全面提升兼職科普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科技領域與新聞媒體的互動合作,推動實現優質科學文化資源的跨平臺、多渠道良性互動。(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智慧科普建設。深化科普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技術深度融合,推動科普傳播、組織動員、運營服務方式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推動科普信息化落地應用,探索將“科普中國”、“科普江西”和“科普吉安”嵌入縣融媒體中心,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臺,實現優質科普資源的全域落地、全域應用。推動科普資源與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深度融合,實現優質科普資源向農村傾斜。(縣委宣傳部、縣科技局、縣工信局、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破栈A設施工程
優化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強化科普基礎設施服務功能,促進科普資源合理配置和服務均衡,夯實科學素質建設可持續發展基礎。(牽頭部門:縣科技局、縣科協)
1.加強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頂層設計。落實國家科普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完善社會資金投入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優惠政策。推進科普主題展館建設,發揮科普宣教功能。(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統計局、縣科技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現代科技展館體系建設。統籌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主題科普館建設與管理,及時更新新舊科普展品,進一步提高其服務質量和能力。(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強化科普基地建設。建立健全科普基地動態管理和長效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各行業各部門建立科普教育、研學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務能力。推進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設施開展科普活動。引導和促進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車站、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拓展科普服務功能。(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局、縣文廣新旅局、縣科技局、縣衛健委、縣應急管理局、縣市監局、縣教體局、縣林業局、縣氣象局、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ㄋ模┗鶎涌破漳芰μ嵘こ?/span>
建立健全應急科普協調聯動機制,打造平戰結合的應急科普體系。推廣全域科普模式,加大優質科普資源下沉力度,促進基層科普能力提升。(牽頭部門:縣科協)
1.完善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制。構建應急科普聯動機制,堅持日常宣教與應急宣傳相統一,納入各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整體規劃和協調機制。加強資源整合和應急宣傳教育陣地建設,推進應急科普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建立應急科普專家庫,充實應急科普工作隊伍,提升應急科普能力。(縣委宣傳部、縣衛健委、縣應急管理局、縣氣象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基層科普服務體系。構建“縣-鄉-村”三級協同參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站)等為主陣地,以志愿服務為重要手段的基層科普服務體系。加強科技志愿者隊伍建設,動員學校、醫院、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組建科技志愿服務團(隊)。推進科技志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推廣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部門領單、志愿組織接單的訂單認領模式。積極宣傳舉薦優秀科技志愿者、優秀科技志愿項目,打造本地特色科技志愿服務品牌。(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加強基層科普設施建設,提升城鄉綜合服務設施、圖書館、文化室等平臺的科普服務功能。深入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社科普及宣傳周、防災減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全國低碳日、贛鄱科普大講堂等活動,增進公眾對科技發展的了解和支持。(縣發改委、縣科技局、縣文廣新旅局、縣衛健委、縣應急管理局、縣市監局、縣社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快培育科普隊伍。大力發展科普場館、科普基地、新媒體科普、科普研究等領域落實科普人才隊伍。鼓勵科研機構、企業設立科普崗位。培養一批涉及科普場館、科普基地、新媒體科普、科普研究等領域的專職科普人才隊伍。(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ㄎ澹┛茖W素質對外交流合作工程
拓展科學素質建設交流渠道,搭建開放合作平臺,豐富交流合作內容,實現科學素質建設互鑒、互促、互惠。(牽頭部門:縣科協)
1.加強對外科技人文交流。圍繞提升科學素質、促進可持續發展,增強與國內外同行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碳達峰碳中和等關鍵領域的交流合作。探索與對標縣開展合作共建,推動科技專家、活動資源、場地資源等科普資源的互聯共享。積極開展與國內發達地區相關學校、教育機構、知名公司等合作,實施跨地域的青少年科學交流培育工程。(縣教體局、縣科技局、團縣委、縣社聯、縣科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豐富對外科技合作內容。圍繞科學教育、傳播和普及,積極開展項目合作,促進科普產品交流交易。聚焦應對未來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類健康、災害風險、氣候變化等人類可持續發展共同挑戰,積極承辦、協辦或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加強科技人文交流。(縣科技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廣新旅局、縣衛健委、縣應急管理局、縣氣象局、團縣委、縣婦聯、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一帶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創造條件與“一帶一路”沿線科技組織在公共衛生、綠色發展、科技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鼓勵科研院所、重點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科技組織在技術應用、產業經濟、科技標準、科學傳播等領域對接聯通,促進雙方交流互鑒、合作共贏。(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生態環境局、縣衛健委、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保障措施,確保全面組織實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
縣人民政府負責領導全縣公民科學素質工作,將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縣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評價,加強對《實施方案》實施的督促檢查??h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將《實施方案》有關任務納入部門相關規劃、計劃??h科協認真履行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做好綜合協調和溝通聯絡工作,統籌安排各成員單位年度科學素質工作任務,并會同有關方面共同推進科學素質建設。
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領導轄區內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把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本鄉鎮總體規劃,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各鄉鎮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實施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結合鄉鎮實際制定“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具體實施辦法,完善工作機制,全面推進本鄉鎮科學素質建設。
?。ǘ┩晟茩C制保障
1.完善表彰獎勵機制。2025年對“十四五”期間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h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規定宣傳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
2.完善監測評估機制。完善全縣科學素質工作評估考核制度,加強對科學素質工作的監督檢查。開展全民科學素質模擬測評活動,加強公民科學素質監測評估和科學素質建設能力監測評估。
?。ㄈ┩晟茥l件保障
1.完善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全縣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配套政策,推動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縣委、縣政府對縣直單位的績效管理考核評價體系,落實有關鼓勵科普事業發展的稅收優惠等相關政策。將科普人才列入各類人才獎勵和資助計劃。
2.保障經費投入。要落實科技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統籌資金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并以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的比例逐年增加。各有關單位要主動履責,確保各項任務完成。大力提倡個人、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采取設立科普基金、資助科普項目等方式為科學素質建設投入資金。
?。ㄋ模┟鞔_進度安排
1.啟動實施。2022年10月,制定《遂川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并做好實施動員和宣傳工作。
2.深入實施。2022年到2025年,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監測評估,重點突出、分工合作、協同推進。針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制定針對性措施,解決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各項重點任務和目標任務的落實。
3.總結評估。2025年,在各地各部門自查基礎上,組織開展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的督促檢查和專題調研,對“十四五”期間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評估。
4.后續計劃。2025年底,在對“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總結評估的基礎上,編制《遂川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6-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