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D26--2022-0777 | 分 類: | 縣政府、縣政府辦文件 | ||
責任部門: | 縣供銷社 | 發文日期: | 2022-11-11 08:27:18 | ||
標 題: | 遂川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縣供銷社關于推進“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時限: | 常年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有效性: | 有效 | 瀏覽: | 文件編號: | 遂府辦字〔2022〕65號 |
????
? 相關文件:【圖片解讀】關于推進“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
? 為推進江西省“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智慧物流園(遂川)項目建設,提升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經縣政府同意,現將縣供銷社《關于推進“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的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11月11日
關于推進“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
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的實施方案
“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建設,是縣域商貿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服務農民生產生活、激活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關于推進“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以及吉安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關于印發《推進“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吉市供經字〔2022〕3號),現就我縣推進“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簡稱“三化”)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完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加快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補齊城鄉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城鄉物流資源和配送渠道共享共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著力解決農產品進城“最先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問題,更好滿足農村生產生活和消費升級需求,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建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為促進我縣鄉村振興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十四五”期間,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推動供銷集配體
系擴面提質增效。發揮面向買方(第一方)、賣方(第二方)、物流企業(第三方)提供縣域鄉村末端配送服務的第四方物流配送企業的主體作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倉、貨、車、線路、網點等資源,開展縣鄉村集中配送業務,培育打造融入江西供銷集配服務品牌,構建起集約共享、開放惠民、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遂川縣供銷集配體系。
到2023年,全縣供銷集配體系聯網成型,各鄉鎮建有標準化供銷集配中心(覆蓋率達100%)、村級供銷集配網點覆蓋率達60%以上。
到2024年,全縣供銷集配體系更加健全、服務功能更加完善,中心村供銷集配網點覆蓋率達100%,集中配送業務涵蓋城鄉快遞、大宗快消品、農副生鮮、農資等多種業態,縣域物流配送成本明顯降低、配送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實現“一點多能、一網通用、一體融合”高效配送。同時,進一步完善居民小區供銷集配網點建設,方便居民生活。
三、重點工作
?。ㄒ唬?/span>推進供銷集配體系建設標準化
1.建設高質量運營主體。以開放辦社為指導,要發揮國有資本的重要作用,調動民營資本的積極性,適當吸納社會資本參與,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推進與有關快遞物流企業、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等主體聯合合作,聚合各方物流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服務功能、拓展配送業務,提升城鄉物流集中配送能力水平。推動供銷集配運營企業擴大經營業務,既要包括快遞、快消品的倉儲、分揀、配送等服務,也要涵蓋農產品、農資、同城生鮮等倉儲、分揀、配送,拓展農產品加工、中央廚房、電商直播等新業態。
2.建設高標準集配中心。縣級集配中心要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引進高水平專業運營團隊,確??h級物流中心建得好、運營好,發揮重要作用。全力支持江西省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遂川縣“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綜合智慧物流園項目建設,該項目占地150畝、總建筑面積約11.6萬平方米,依據《江西省縣級物流園區建設指南》,按照“智慧共享、數字互聯、管家(一站式)服務”的標準,重點建設集配中心、分揀中心、倉儲中心、冷凍冷藏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和新型市場中心。通過供銷集配綜合智慧物流園的建設,構建城鄉高效配送體系。
3.建設高品質鄉村網點。通過改造鄉鎮基層銷合作社傳統經營服務網點和老舊資產,聯合有意愿的鄉鎮超市、農村便利店、農村e郵、益農信息社等服務設施,制定統一管理標準、使用統一服務標識,布設標準化的鄉鎮村集配站點。各鄉鎮政府將“智能快遞柜+驛站”的網點作為鄉、村和社區的一項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配套設施予以規劃布局,為供銷集配企業提供場地鋪裝智能快遞柜,2024年實現集配體系網點入駐社區、中心村100%覆蓋。
鄉鎮供銷集配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各鄉鎮在利用現有的超市、小賣部、農村電商、郵政、信息社、供銷、快遞網點進行提升改造時,面積盡量達到50-200平方米左右,內部進行適當裝修,統一規范各類工作制度,配備電腦、貨架、打包工具和配送車輛等設施,標牌上有統一的“供銷集配”標識,配備工作人員,并與縣城供銷集配中心、村級供銷集配網點實現信息聯網。
村級供銷集配服務站建設標準:每個建制村可利用村委會辦公房、村小賣部等場所設置面積約30-50平方米左右末端服務網點,標牌上有統一的“供銷集配”標識,配備電腦、貨架、打包工具等設施。
(二)推進供銷集配體系運營規范化
1.創新融合發展新型業態。依托供銷系統原有經營網點,整合系統內外資源,探索“互聯網+第四方物流”融合發展新模式,將城鄉快遞、大宗快消品、農資、農產品等經營業態深度聚合,通過共享供銷集配中心倉儲、分揀功能,集中開展面向廣大城鄉的終端配送服務。提升倉儲、配送、分揀、包裝、搬運等環節集配標準化程度,推動供銷集配企業優化物流流程和渠道管理。積極接入美團、拼多多、橙心優選、京東京喜等社區團購模式新業務,豐富集配服務業態,增強協同服務能力,提升集配服務質量。
2.創建供銷集配運營模式。指導供銷集配企業深入推廣“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配送”的集約化配送模式,對所涉及業態進行統一規范化運營,不斷優化倉儲管理水平、分揀操作流程、配送路線設置和服務輻射范圍,有效提高運營服務質量。爭取發改、商務、交通、郵政等部門支持,推動供銷集配實現跨行業協作和跨部門資源共享,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一體融合”集配服務網絡,增強集配服務綜合效能。
3.創立供銷集配信息平臺。引導供銷集配企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供銷集配數據信息管理平臺。推廣應用統一的“上行攬收+下行集配+信息共享+終端寄遞”的信息化系統,確保信息采集智能化,提升采集速度、效率及準確率。建立集配信息采集、交換、共享機制,實現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人性化、智能化發展,促進城鄉物流數字化轉型升級。
?。ㄈ?/span>推進供銷集配體系服務品牌化
1.樹立供銷集配服務品牌。大力在供銷集配網點推廣“供銷集配”品牌,通過聚合縣域內各類商貿業態和物流資源,開展集中寄遞服務,形成集中倉儲、集中運輸、集中配送、集中管理的集約化運營格局,力爭降低縣域鄉村末端寄遞成本20%以上,減少城鄉商品流通和居民寄遞費用15%以上,使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通過信息化智能調度,實現集中寄遞“運力疊加”和“運力共享”,有效縮減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耗時,不斷提升城鄉雙向流通效率,力爭縣域內上行攬件入庫和下行配送到戶不超過12小時,讓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加高效的寄遞服務,樹立“供銷集配”良好的服務品牌形象。
2.創建供銷集配商品品牌。供銷集配企業要通過注冊商標、產品質量認證等,創建自己的商品品牌。通過加強商品質量管控,依托數據信息管理平臺,全程記錄商品生產、入庫、倉儲、分揀、配送信息,建立農產品、農資、日用百貨等商品的溯源體系,實現縣域流通環節可追溯,防止不合格農產品通過集配渠道進入城市,防止假冒偽劣農資、日用品通過集配渠道流入農村,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產安全和城鄉消費安全。
3.建立城鄉雙向流通渠道。聚焦農村市場需求,依托覆蓋縣鄉村的集配網絡,通過大數據、智能技術和高效協同,搭建供銷集配數字平臺,建立城鄉雙向流通渠道,加快農產品進城、日用消費品進村時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升消費者的物流體驗,讓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加高效的寄遞服務。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縣領導為副組長,縣供銷社、發改委、財政、自然資源、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住建、市場監管、郵政、工業園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三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于縣供銷聯社,縣供銷聯社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供銷集配體系發展日常具體工作。
2.強化政策支持。各鄉鎮政府及供銷社、發改委、財政、自然資源、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住建、市場監管、郵政、工業園區等部門要將供銷集配體系建設納入相關部署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出臺相應配套措施,在資金扶持、建設用地、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支持其承接各類便民公共服務項目,發揮集成效應,形成各方協同推進的政策合力。
3.加大獎補力度。鄉鎮改造、新建鄉鎮供銷集配中心達到標準化要求的,經驗收合格,一次性給予獎補2萬元;村級供銷集配站達到標準化要求的,經驗收合格,一次性給予獎補1萬元。供銷集配物流企業開通縣城至鄉鎮物流專線運輸,達到每日往返對開發車各一輛次以上,持續運營時間1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3萬元每條線路的獎補。同時,要把居民小區智能快遞柜建設列入小區改造升級內容,由企業進行市場化運作,達到節約物流成本、提高快遞成效、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以上獎補由縣供銷社、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商務局共同組織考核驗收工作組,經驗收合格后,從縣域流通體系試點項目專項資金中予以解決。
4.加強督查考核。供銷集配體系建設列入全縣鄉村振興年度考核內容,由縣政府統籌規劃,有關部門協調指導,縣供銷合作聯社組織實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督查調度供銷集配體系建設工作,研究解決供銷集配體系發展難題。各鄉鎮要認真研究部署,按照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采取有效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加強跟蹤指導,扎實推動落實,確保供銷集配體系建設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