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湖鎮:立足“五美”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新茶鄉
作者:肖亞軍 葉小青 發布時間:2023-03-15 來源:遂川之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2022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單位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湯湖鎮緊緊圍繞“茶源古鎮康養湯湖”的定位,立足五美,不破不立,借勢借力,在全鎮形成了村點出彩、沿線美麗、面上潔凈的和美鄉村新局面。
重規劃,打造“布局美”。以承接全市旅發大會參觀點為契機,湯湖鎮聘請專業團隊,明確“茶源古鎮康養湯湖”的規劃定位,重點圍繞“山水茶旅融合”“一河兩岸開發”“水改建館擴園”“城鄉人文治理”四個方面精心編制規劃。注重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民生建設緊密結合,系統推進環境整治、產村融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征拆房屋10棟,建設湯湖大橋、生態停車場、循環健身步道,改建農貿市場、自來水廠、茶文化公園,新建產業路、加工廠、致富燈,修建防洪堤、光伏站、非遺小院,開工神茶館、茶味街、神茶谷,茶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一個集茶生態休閑度假、茶研學實踐體驗、茶文化傳播、茶產業康養等為一體的茶旅品味小鎮正徐徐而來。
齊動手,打造“環境美”。開展“潔凈靚麗、助推振興”行動,鎮村聯動,以整治臟、亂、差等突出問題為重點,發放倡議書四千多份,積極動員群眾廣泛參與,集中整治,“清”“拆”并進。全面清理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色垃圾,做到垃圾定點投放、定時收集和清運,無衛生死角。積極引導村民畜禽圈養,禁止露天焚燒垃圾,實現干凈、衛生、清潔。對村莊內河塘溝渠實施清淤疏浚,暢通水系循環,實現水溝排水暢通,無堆積淤泥,水體清澈無異味。全面改善農戶庭院居室環境,重點整治院內外破亂圍墻、雜亂舍棚等,對農戶菜園圍欄籬笆進行統一整改,實現無亂排亂牽、亂堆亂放,房前屋后無明顯雜草。全面治理“荒化”牛皮癬,美化環境。對裸露荒地植綠,對茶園“雜花”補植,利用庭院內外邊角地、空閑地建設花園、果園、菜園和微公園,實現綠化美化。
活產業,打造“生活美”。湯湖鎮將產業發展與村集體經濟有機融合,推進茶產業升級,家家有茶園,戶戶因茶增收,村村有茶葉基地或加工廠。推進茶旅融合,根據“茶葉+旅游+文化”的理念,深挖農耕文化、茶文化等,與農時農事結合,每年開辦狗牯腦茶開園節、“三月三”自由采茶體驗節等。12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超15萬元,其中3個村超25萬元。
強文化,打造“人文美”。美麗鄉村建設,要注重建,更要注重保護,留住最美鄉愁。湯湖鎮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尊重村莊原有風貌和自然肌理,不推山、不砍樹,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就勢造景。挖掘現有的茶文化與客家農耕文化,打造了狗牯腦茶非遺工藝傳習所等亮點。在建設上越精越好,凸顯工匠精神。注重培育文明新風,不僅建“物”的新村,更建“人”的新村,借助茶鄉夜話開展移風易俗宣講。開展美麗庭院、美麗村莊等評選活動。
立機制,打造“常態美”。要實現人居環境“一時美”向“持久美”轉變,需要制度、機制來保障。湯湖鎮牢固樹立“黨建+”思路,充分發揮黨建+紅網格在美麗鄉村建設與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作用。推動黨建與發展、黨建與民生相互促進、融合共進,促進基層黨建全面加強、治理能力持續提升。強化長效持續治理與管護,有效利用萬村碼上通長效管護平臺,在全鎮中小學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小手拉大手”主題班會活動。同時還建立專班每周一調度,分管同志每月一調度,主要領導一季一調度,一年一評比的常態化督導機制,對環境問題進行督查通報,督促各村對存在的環境問題及時整改,實行日巡查、日整改。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從“一時美”向“持久美”轉型升級,全鎮群眾愛鄉護村美家意識實現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