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新江鄉黨委書記:曾祥飛 |
主持人:各位網民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遂川縣人民政府網在線訪談欄目,我是主持人李雨薇,今天走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在線訪談欄目的嘉賓是遂川縣新江鄉黨委書記曾祥飛同志,曾書記,您好。
曾祥飛: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新江鄉橫石村是2021年度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村、省級紅色名村,曾書記能不能請您介紹一下我們新江橫石在紅色名村建設方面的有關情況?
曾祥飛:好的,橫石村地處遂川北部林區新江鄉,是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村。1934年8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紅六軍團)在任弼時、蕭克、王震的帶領下,從遂川橫石和新江口地區出發,西征突圍。從1934年8月7日橫石集結突圍至10月24日,歷時78天,穿越贛、湘、桂、黔、川5省,行程5000余里,沖破了10倍于已的敵軍圍追堵截,成功實現了戰略轉移。橫石村作為第六軍團西征的始發地,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被譽為“萬里長征第一村”。全村現有22個村民小組,766戶、2600余人;轄區面積44.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4.45萬畝,耕地面積6195畝,水田面積4000余畝。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提出的“兩個定位”和“五個推進”重要要求,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按照中央組織部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我鄉以紅色名村創建為契機,圍繞“紅軍西征探路集結地,長征先遣軍團出發地”主題定位,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凸顯紅色主題和元素,著力將橫石村打造成為過去有紅色故事、當代有蓬勃新貌的紅色名村,使之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示范工程、傳承紅色基因的鑄魂工程、組織凝聚黨員群眾的黨建工程,讓歷史的光芒煥發出時代的光芒。橫石村獲評2021年度省級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支部書記張祥生同志樹選為省級擔當作為好支書。
主要做法:整理一批紅色史料。邀請黨史專家、紅軍后代、老黨員進行訪談交流,發布《紅色歷史資料捐贈倡議書》,搜集紅六軍團史料、人物事跡,深入挖掘紅六軍團在橫石駐扎時的紅色故事。
修繕一批紅色遺址。投入300多萬元,整葺修繕紅六軍團指揮部、萬人誓師會場等革命舊址。重點將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紅色文化陳列館,通過聲、光、電等科技手段播放紅色作品,提升展示水平。新建紅色名村標識臺、文化廣場和宣誓廣場,對紅軍橋及沿線黨建宣傳堡壘進行修復和更新,在指揮所舊址旁設立紅色書屋、公賣處、農耕館等,豐富紅色名村內涵。
創作一批紅色文化作品。依托橫石紅色文化資源,創作富有特色、接地氣、受群眾歡迎的紅色文化作品。開發《紅六軍團西征史》《橫石紅土地上的故事》等精品微黨課,不斷豐富紅色文化的教育內涵。
培養一批紅色宣講員。積極發揮鄉村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五老”作用,培養一批熟悉村情村史、擅講紅色故事的群眾宣講員和專家學者。
開發一條紅色參觀線路。依托現有紅色遺址做精紅色旅游點,規劃建設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萬人誓師會場遺址——一線天(紅軍洞、紅軍井)——紅軍菜產業基地——紅軍廣場的旅游線路,組織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情景體驗等紅色旅游活動,用紅色文化教育人、鼓舞人、凝聚人。通過以上做法,橫石村紅色名村品質不斷提升。
主持人:謝謝曾書記的介紹,讓我們對新江橫石村的紅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F在,很多網民比較關注政府打造紅色名村在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方面和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有哪些方面的成就。
曾祥飛:近年來,我鄉利用紅色名村的優勢,探索出以紅色培訓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特色發展之路,助推民宿、餐飲、種養等行業全面發展。一是開發特色品牌產業。積極探索出支部引領,村干部和黨員帶頭,種植大戶、普通農戶、貧困戶共同參與的“一引領兩帶頭三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建設井??怠凹t軍菜”生產基地,竹筒酸菜、竹筒筍絲、竹香辣醬等產品遠銷省內外。在新環境下,新江鄉推行“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政策,結合縣鄉村振興局物化資產到村項目150萬元資金,橫石村大力推進紅軍菜產業基地發展,產品銷往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年產值達2000余萬元,為村集體增收和村民致富提供重要渠道。基地覆蓋全村108戶脫貧戶,帶動本村及周邊200多名群眾就業,每戶脫貧戶年增收1000多元。二是推進“林業+”轉型發展。引導村民發展茶葉、養蜂、雙低油菜等種養大健康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推進鑫綠茶葉合作社發展,種植茶葉400余畝,年產值達50余萬元,帶動脫貧戶就業增收。引導全村養蜂2500余箱,產值達到370余萬元。帶動農戶種植雙低油菜1300多畝,畝產菜籽油約110斤,年產值240萬元左右。2021年度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了26.1萬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提供充足的經濟保障。同時,依托現有紅色遺址做精紅色旅游點,并積極融入井岡山旅游板塊,推動構建“草林鎮大坪村—泉江鎮大屋村—新江鄉橫石村—井岡山”的遂井五小時紅色旅游圈。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36場600余人次,紅色旅游收入160余萬元。
主持人:好的。有網友問道:“橫石村在紅色名村建設過程中,如何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曾祥飛:橫石村扎實推進鄉村治理,承續文明鄉風。高標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文明實踐站活動,宣傳普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移風易俗、文明節儉的喪葬新風,大力推進綠色殯葬改革,培育文明新風尚。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網格化治安防控體系,織牢社會穩定“安全網”,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通過綜治中心實體化上報事件300余件,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100%;對全村進行網格劃分,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員和至少2名平安志愿者。同時,合理制定村規民約,建立村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紅白理事會等組織,強化村務監督和管理。完善互助養老之家建設,為全村167名70歲及以上的農村留守、獨居及困難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娛樂休閑等服務。橫石村文明鄉風、良好家風蔚然成風,社會治理安定有序,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主持人:好的。我們繼續來看提問,網友提問:“現在全縣上下都在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橫石村是怎么推進的?有沒有特色亮點?”
曾祥飛:橫石村強化紅色引領,打造宜居宜業示范村。以革命紅點亮志愿紅,組建黨群志愿者服務隊伍,開展評比環境衛生“紅灰榜”“黨員示范戶”“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等活動,把傳承紅色基因轉化為村黨組織帶領村民改善農村生產生活設施、打造安居樂業美麗家園的生動實踐。圍繞“清、凈、整、潔”要求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立“黨員巡護、村民自護、網格管護、村委維護”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機制,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制度,全面治亂、治臟、治污、治堵,杜絕亂搭亂建、亂牽亂拉、亂排亂放、亂丟亂棄等臟亂差現象。現如今,橫石村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潔美觀,人居環境和諧宜居。
主持人:好的。我們繼續來看提問,網友提問:“你們如何進一步提升紅色名村品質,打響橫石村紅色美麗村莊品牌?”
曾祥飛: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廣大網友的密切關注下,新江鄉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運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將橫石村打造成集基層黨建、產業振興、紅色教育、美麗村莊、鄉村治理“五位一體”的綜合示范點,橫石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工作成效斐然。但由于資金有限,整體的紅色美麗村莊規劃還不夠全面,功能不夠齊全,紅色旅游等配套服務未跟上,宣傳力度也有待加強,橫石村紅色美麗村莊品牌還不夠響亮,知名度不夠高。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借勢借力,對接互動。搶抓長征文化國家公園建設的政策紅利,充分利用我縣與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戰略合作關系不斷深化的大好時機,主動對接融入井岡山紅色培訓圈,著力把橫石村打造成井岡山干部學院的重要黨性教育培訓基地。結合長征文化公園項目,橫石村目前已完成征地41.41畝,規劃完善萬人誓師會場舊址擴建(紅六軍團出征初心教育基地)、新建游客服務中心(長征驛站)以及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恢復原共大校址面貌,立足于南井岡干部學院,將長征先遣學院(橫石分院)打造成為具有長征基因、共大情結的特色教育培訓學校。
二是強化宣傳推廣。“新江是個好地方”,它是遂川北部林區的一顆“綠明珠”,蜀水清清,林海莽莽,生態優越,民風淳樸,它是中國綠色名鄉、國家級生態鄉、林改發祥地、長征首發地。新江橫石是“萬里長征第一村”,我們將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橫石村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工作,使該項工作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紅色名村建設工作的濃厚氛圍。
三是整合各類資金。一方面,繼續向上向外爭取項目資金;另一方面,引進民營資本,制定招商指南,用好各項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吸引民營老板投資。
各位網名朋友,新江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繼續關心關注新江,一起把橫石村“紅色美麗村莊”品牌唱響。也歡迎來新江投資!
主持人:好的,謝謝曾書記。各位觀眾,網友們,今天的“在線訪談”節目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網友的熱情參與,也感謝曾書記的答疑解惑。我們下期節目再見!